赴隴南參加“2025年全省孤獨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學習掠影
2025年全省孤獨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
為持續提升我機構孤獨癥康復服務的專業化、精準化水平,打造一支理念先進、技術扎實、充滿愛心的專業師資隊伍,近日,我機構院長赴甘肅省隴南市,參加了由‘甘肅省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的“2025年全省孤獨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
本次培訓班是全省范圍內孤獨癥康復領域的一次高規格、專業化的技術盛宴。來自省內的頂尖專家學者齊聚隴南,圍繞孤獨癥康復的最新評估手段、有效干預策略、教學實踐技巧、家庭支持模式、社會融合路徑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授課與研討。
以 “精準評估·科學干預·全域融合” 為核心導向,直擊當前孤獨癥康復領域三大痛點:診斷標準化不足、干預技術碎片化、社會支持網絡薄弱。課程設計依托國家最新《孤獨癥康復服務指南》,由省內知名專家進行現場講解,通過“理論奠基+實操深化+案例解析”三維賦能模式,系統提升從業人員核心技術能力。
聚焦前沿? 共研康復精技
我機構參訓教師系統學習了包括但不限于:孤獨癥兒童的問題行為及干預策略,基礎常規學習階段的內容應用行為分析在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中的運用,孤獨癥兒童家庭訓練原則和方法,孤獨癥譜系障礙(ASD)共患病的管理。
孤獨癥兒童的家庭訓練需要遵循科學原則,才能最大化促進患兒發展:
尊重個體與正向發展:孤獨癥兒童雖然存在社交溝通障礙,但他們與正常兒童一樣具有被尊重的需求。家長應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及時給予鼓勵,避免過度指責或強迫訓練。研究發現,充分保護自尊心的孩子康復效果顯著提升,約10%的兒童能實現最大限度康復,20%可完全自理。在行為干預上,采用替代強化策略,如當兒童玩唾液時,可引導學習刷牙或嚼口香糖(需注意安全),既滿足口腔刺激需求又培養生活技能,而非簡單禁止。
聚焦前沿? 共研康復精技
孤獨癥兒童的家庭訓練需遵循個體化、生態化、低起點漸進原則,在結構化環境中實施**模仿-運動-語言-自理的綜合訓練,特別注重及時反饋與指令優化。針對超過70%ASD患者存在的共患病,必須建立“多維評估-分層干預-家庭支持的管理體系,重點識別處理ADHD、胃腸道問題、焦慮障礙等常見共患病。
每一次外出學習,都是為了將最前沿、最有效、最具人文關懷的康復理念與技術帶回機構,最終服務于我們身邊的孩子們及其家庭。
通過此次在隴南的集中研修,我機構教師團隊:深化了對孤獨癥兒童核心障礙與發展需求的理解;掌握了多項干預技術的最新實操要點和優化策略;開闊了專業視野,與全國同行進行了深度交流與經驗互鑒;堅定了運用專業知識持續助力每一位特殊兒童發展潛能、提升生活質量、促進社會融合的決心與信心。
在為期4天的緊湊學習中,我機構的老師們表現出了高度的學習熱情和嚴謹的專業態度。培訓現場,她們認真聆聽專家講解、踴躍參與互動問答、積極進行分組討論、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精華。對于ASD共患ADHD這一復雜情況,應關注其獨特的中央后回神經機制,采用藥物-感覺統合-執行功能訓練-飲食調整**的綜合干預模式。家長需理解康復是漸進過程,通過持續學習成為孩子的“終身干預師”,同時避免電子設備依賴及代際教養沖突
我們將把本次學習的寶貴成果,盡快融入到我機構日常的教學評估、個別化方案制定、康復訓練實施、家庭教育指導等各個環節,不斷優化我們的專業服務,力求為每一位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更有溫度、更有質量的支持。
潛心研修? 滿載收獲而歸
利用培訓閑暇時間,我院院長前往兄弟單位與各位家長現場溝通交流,了解兒童訓練康復情況,為各位家長答疑解惑。同時與各位老師進行了專業知識探討。
省殘聯領導及專家現場示范孤獨癥康復資料管理“金標準”
2025年6月12日上午,由省殘聯領導及各位專家帶隊,全體學員一行前往隴南市康復醫療中心現場觀摩學習,與康復中心的各位醫生、老師深入溝通交流,相互借鑒經驗。同時對項目資料整理規范標準” 進行了實訓講解。
隴南之行,是一次專業之旅、成長之旅、收獲之旅!感謝主辦方及各位專家的傾情授課與分享。
我們深知,在孤獨癥康復的道路上,探索永無止境,專業永不停步。我機構全體教師將繼續秉持精進專業、用心服務的理念,不斷學習、持續提升,努力成為點亮“星星的孩子”成長之路上的溫暖微光,為他們的融合與發展貢獻我們的專業力量!— 關愛,不止于陪伴,更在于專業的支持。